言情小说 >> 古代,大陆 >> 国仇家恨,爱恨交织,波折重重 >> 琵琶误作者:一两 | 收藏本站
琵琶误 第3章(2) 作者:一两
    退朝后,哥舒唱回到府里,望着折子出神。

    “哥舒老将军要是看到这张折子,一定比皇上还要生气吧?”

    声音从门口传来,来人身穿儒装,浅灰色的衣带将他衬托得飘逸出尘。

    “清和?”哥舒唱微微一怔,“你回京了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清和在他面前坐下,就如同在自己房里一样自然,道,“其实还有别的方法的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“趁着现在赐婚的圣旨还没下来,我找人替她换一副容貌,娶她进门,先斩后奏,皇上总不能让你休妻,顶多找个碴罚你一点俸禄——可得快,万一圣旨一下,抗旨不遵的大罪,就是哥舒老将军也吃罪不起。”

    哥舒唱默然,半晌道:“不行。”

    清和有丝诧异,“为什么?这是最稳妥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“我以为你会懂得……”哥舒唱看着他,“你以为你当初帮我,是你真正懂得……清和,我怎么能为了跟她在一起,让她没有了身份,没有了姓氏,甚至连自己的容貌也没有?!”

    “容貌……”清和一叹,“既然连一切都没有了,又何必在意容貌?”

    “让她顶着一张陌生的面孔和我一起生活……我,我……”哥舒唱的头垂下去,双手抱着头,“不能这样……太自私,太自私了。”

    清和默然,道:“前面已经做了那么多,只差最后一步,你甘心就这样放弃吗?”

    “……我还有一条路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“挂印。”

    清和眉毛一皱,“我没有想到哥舒唱也会有这样任性的念头。”

    哥舒唱苦笑。

    是太任性了……挂印一走了之,皇上那头怎么办?父亲那头怎么办?他从懂事起就被誉为“最像哥舒翎”的孩子,在哥哥们已经上战场随父亲杀敌的时候,他被送进问武院,修习身十八般武艺再随父出征,那个时候,三个哥哥都已经战死了。

    “我只剩你一个了。”父亲说。

    唯一的儿子,唯一的希望,哥舒家唯一的延续。

    二十二岁那年,他承袭护国将军位,英武年少,得到越阳公主垂青,大路通天,青云直上。

    不可以任性。你不是自己的,你是哥舒家的。

    你姓哥舒。

    你要优秀,最优秀。

    承父位,打胜仗,娶公主,这是命运对他的奖赏,需要他一直付出所有努力去回报。

    只是,很累。

    他无力地撑住自己的额头,这样一刻,无比地思念她。

    跟她说话,一起吃饭,摘一朵花簪到她的鬓边,在她唇上轻轻一吻。细细的流水,细细的阳光,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。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?到底要做什么?什么都不愿去想。

    只想两个人,在一起。

    正在跟小孩玩的珰珰忽然打了个喷嚏。

    和婶关切地问:“着凉了?”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珰珰笑,“是唱想我了。”

    和婶也跟着笑,小孩子扯着珰珰的衣摆,要求她再跟他玩石子儿。

    和婶问道:“这位唱公子,家里是大官吧?”

    “咦,你看得出来?”

    “世家子弟,跟旁人是有点两样的。”

    “嗯,他跟许多人都不一样。”虽然她并不认识多少人。

    “他家的少奶奶很厉害吧?”

    “应该很厉害吧?”毕竟是公主啊,“不过他们还没有成亲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成亲就将唱公子管得这样严?”和婶咋舌,“这女人可了不得。”

    珰珰一笑。

    和婶小心翼翼地问:“你的家里人,同意你这样跟着唱公子吗?”

    “家里人……”珰珰叹息,“我不知道我家在哪里,也不记得我的家人。”

    这样的回答在和婶看来是一种伤心的回避——她真是越来越同情这位异族姑娘。异族女子在大晏世家是不受欢迎的,珰姑娘一定是在唱公子的家里受了委屈吧,才不得不这样偷偷摸摸地躲到这个小城上。

    “珰姑娘,你别嫌我多嘴。咱们都是女人,将心比心我才多这个嘴。”和婶道,“你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啊,你得为自己的将来着想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着想?”

    “赶快替唱公子生个孩子!有了孩子,名分就定下来。母凭子贵,就是这个道理。”和婶道,“镇西边上有座送子观音庙,特别灵!什么时候我陪你去拜一拜,一准能生个大胖小子!”

    “孩子?”珰珰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目光落在在一旁玩的小孩身上,小男孩虎头虎脑,十分可爱,忍不住心里一甜,问,“真的很灵吗?”忽又想起,“不行,唱不想我出门。我长得跟你们不同,出门很容易被人注意。”

    “这很简单。”和婶很愉快地支招,“戴上风帽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当下和婶便翻出一顶风帽,帽沿垂下布帘,珰珰嫌不方便,让丫环找出一条轻纱裙裁下一大堆,替换下厚厚的布帘。戴上之后,外面的人看不清里面人的面目,里面人却能很轻松地看见道路。

    这是珰珰第一次出门,走在路上,总有认识和婶的人打听这位身姿高挑曼妙的女子是谁,透过轻纱,隐隐只看到一点朱唇,红得耀目。和婶只说是自己远房的外甥女,听说这里的送子观音灵验,专门过来求子。

    庙里香火很盛,进进出出几乎全是女子。孩子是否注定是女人操心一辈子的事?年轻的女子想要个孩子,年老的想为孩子求个孩子。

    珰珰学着和婶的样子跪下,从来没有拜过菩萨,面前这高大慈悲的漆像真的有人们所说的那么通灵吗?

    菩萨,你真能听到我的愿望吗?

    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唱的妻子,可以牵着他的手逛街,可以成为他的家人,可以朝朝暮暮地看到他,一生一世都不分开。

    有孩子固然是好的,没有孩子也没有关系。

    我只要有唱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“请菩萨保佑我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。”

    耳畔仿佛有这样的声音。

    这是自己的声音。

    心里是这样想的……却有一丝恍惚,那个人好像并不是自己……隐约看见两个人跪在佛前,虔诚跪拜,“请菩萨保佑我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。”

    生生世世,永不分离呵。

    菩萨真能保佑吗?心里却已忍不住相信,菩萨已经听到,并且会代自己实现。

    菩萨俯视众生,慈眉善目。

    虽然明知道即使轻纱遮住了自己的脸,却遮不住周围人的好奇,回去的路上,珰珰还是忍不住逛了逛。

    喧嚣的叫卖声,街上拥挤的人群,茶楼里飘下来的小曲,热闹的红尘,俗世的快乐,对她有致命的吸引力。

    茶楼上二胡伊伊呀呀地拉,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娇声细气地唱。起初她不知道那乐器的名字,还是和婶告诉她,说完,和婶感叹:“你竟然什么都不知道——难为你的汉话倒说得这么好。”

    这话说得珰珰怔了怔。按她的容貌,应该不是汉人。为什么,却说得这么好的汉话?

    她记得睁开眼睛的时候,唱问:“你醒了?”

    她毫无疑问地听懂了,点点头,又问:“这是哪里?”

    那是一间小小的民房,房主是路妈的女儿和女婿。路妈在街上看到她晕倒在路边,所以把她捡回来。

    她的所有回忆,就是从这一刻起。

    意外昏倒,贵人相助,遇上英武又优雅的男子,爱上了他。

    回忆之前一大片的空茫,什么都没有。因为没有一丝线索,所以干脆放弃了希望。反正这样的日子也不赖,她有唱。

    有唱,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女孩儿唱:“捍拨双盘金凤,蝉鬓玉钗摇动。画堂前,人不在,弦解语。弹到昭君怨处,翠蛾愁,不抬头。”

    她小小年纪,自然解不出词中意,但是声音宛转,别有一股动人处。听到“画堂前,人不在”,珰珰怅然一叹,轻轻和着她的曲调唱了一遍。

    她的声音低沉,吟唱时有轻轻的沙哑,里面仿佛历经岁月风霜跋涉而来的涩意,就像第一遍的浓茶,入口总是苦涩,次后便是回甘。

    茶楼里的客人们都望过来,轻纱帽沿遮住了她的面容,隐约看见红唇一点,十分明艳。

    珰珰叹了口气,向拉二胡的爷爷道:“老人家,人生苦短,需及时行乐,你拉这么伤心的曲子做什么?换点喜气的吧!”

    “二胡声音暗涩,越悲伤的曲子用二胡拉越好。”答话的却是唱曲的女孩子。

    珰珰掏出一锭银子递给她,笑道:“那么,不要二胡了,换别的吧。”

    女孩子看了看银子,又扭过头去看了看爷爷,道:“我爷爷只会拉二胡,要是姐姐想听,我可以弹别的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从角落里拿出个包袱,解开来是一把三弦琵琶。她拨了两下试声,珰珰道:“你不用拨子吗?这么弹手不疼?”

    女孩子“呀”了一声,这是她第一次在人前弹琵琶,对方又给这样高的赏钱,一时紧张,居然忘了拿拨子。

    和婶问:“姑娘弹过琵琶?”

    “没有呀。”珰珰道。

    和婶点点头,“那就是以前看过别人弹——我见你不知道二胡,以为你也不知道琵琶,正想告诉你呢。”

    “也没听过。”珰珰随口答,一面看那女孩子调音,女孩子的手法不是很熟练……她蓦然怔住。

    她可以肯定,自己没有弹过琵琶,也没有看人弹过琵琶,但是,她何以知道弹琵琶要用拨子?何以知道不用拨子手会疼?

    何以知道这女孩子弹琵琶的手法不熟练?

    这种冥冥之中的笃定由何而来?

    难道说,在记忆之前,在那一段完全空白的时间里,曾经,曾经有过一个琵琶?

    早已灭绝了的希望,忽然之间,仿若死灰中掀起一点火星。

    以前……以前……她的以前……

    她的手控制不住地颤抖,杯里的茶倾在身上。

    琵琶声已经响起。

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 琵琶误 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